產品列表PRODUCTS LIST
智能型大電流溫升試驗裝置應用領域一、概述:
LYSL-V-4000A三相大電流溫升試驗裝置是根據電力部門和工礦企業在做開關,電流互感器和其它電器設備作電流負載試驗及溫升試驗而專門設計制造的設備。
本裝置采用分體式結構,控制臺采用智能全自動控制電流輸出,嵌入式系統彩色觸摸屏控制,電流輸出為全閉環系統,在持續輸出過程中會自動調節電流大小以靠近設置電流,以使三相電流平衡。
本裝置具有輸出電流無極調整,電流上升平衡、負荷變化范圍大、工作可靠、操作簡便、安全等特點。是工礦企業進行升流或溫升試驗較理想的設備。
智能型大電流溫升試驗裝置應用領域二、使用環境條件:
1.周圍空氣溫度:
*高溫度:+45℃ *低溫度:-25℃
*大日溫差:35k 日照強度:0.1w/cm2
2.海拔高度:2500m以下
3.相對濕度:不大于90 %
4.安裝放置地點平坦,電抗器安裝傾斜度不小于50 。
5.設備試驗現場地不小于12m2。
智能型大電流溫升試驗裝置應用領域三、技術參數:
升流器技術參數
1、額定容量:60KVA
2、相數:三相
2、輸入電壓:380V
3、輸入電流:91.6A
4、輸出電壓:8.7V
5、輸出電流:4000A
6、阻抗電壓:8%
7、空載電流:10%
8、冷確方式:風冷
9、運行時間:8小時
10、外形尺寸:1650mm×850mm×650mm
11、重 量:655kg
智能型大電流溫升試驗裝置應用領域四、控制臺技術參數
1、額定容量:90KVA
2、輸入電壓:400V
3、輸入電流:136A
4、輸出電壓:0-430V
5、輸出電流:120A
6、表頭精度:1%
7、顯示方式:屏顯
8、調壓方式:自動
9、外形尺寸:1360mm×960mm×1280mm
10、重 量:480kg
智能型大電流溫升試驗裝置應用領域顯示屏參數設置主界面
顯示屏升流測試主界面
六、操作步驟:
1、設備建議有良好接地,將試驗連接線接好。
合上電源,打開鑰匙開關,電源指示燈亮,表示控制臺已接通電源。
3、三相電流*大設置電流4000A,測試時間*大24小時。根據需要設定好試驗電流和試驗時間。
4、電流誤差限值是電流需要調整的*大值,如設置20A,A/B/C三相上限電流設置為2000A,那么當電流升到2000A之后,當電流波動超過1980-2020A時,儀器會自動調整超出限值的相電流。
5、設置好電流以及電流保持時間,抬起急停開關,點擊“開始試驗”并確定,開始升流,到達設定電流即開始保持(如果急停開關未抬起控制臺不工作)。
6、試驗過程中如有特殊情況,按下緊急停止開關即可停止試驗。
7、電流到達后,時間自動計時,計時過程中控制臺自動進行微調,使三相電流達到平衡。
8、時間到達后,控制臺自動降壓回零并切斷輸出。屏幕顯示試驗結束。
9、如需打印,點下顯示屏中的打印鍵即可打印試驗結果。
7、試驗完畢,將功率開關關閉,切斷工作電源。
七、溫度巡檢儀測試及特點:
進口賀利氏絕緣溫度傳感器
通 道 數 | *多16通道,萬能信號輸入。 |
輸 入 阻 抗 | 標準電壓信號、(-10~10)V輸入為1MΩ。 |
標準電流信號輸入為250Ω。 | |
其它信號輸入為大于20MΩ。 | |
隔 離 | 通道和地之間隔離電壓大于500VAC,全隔離型,通道和通道之間隔離電壓大于250VAC。 |
供 電 | 交流供電電壓:(100~240)VAC;頻率:(47~63)Hz;*大功耗:30VA; |
配 電 規 格 | 每回路65mA,24VDC,*多4回路 |
報 警 輸 出 | *多12通道,250VAC,3A繼電器常開觸點 |
掉 電 保 護 | 所有數據保存在FLASH存儲器中,無需后備電池,確保所有歷史數據及組態參數不會因掉電而丟失。 |
通 訊 接 口 | 提供RS-485和RS-232C兩種通訊接口供用戶選擇,但不能同時使用,其中RS-485串行總線與主機隔離 |
記 錄 | 記錄間隔分為1秒、2秒、4秒、6秒、15秒、30秒、60秒、120秒、240秒 |
記錄時間長短與記錄間隔及通道數有關 | |
顯 示 | 5.6英寸TFT液晶顯示屏 |
尺 寸 | 外型尺寸 144mm×144mm×245mm 開孔尺寸 138eq \o(\s\up 5(+1),\s\do 2(-0))+1-0mm×138eq \o(\s\up 5(+1),\s\do 2(-0))+1-0mm |
七、注意事項:
1、新安裝和長時間不用的變壓器,運行前用1500兆歐表測量線圈之間和線圈對地的絕緣電阻,其電阻值不低于0.5兆歐時,方可使用。
2、使用中升流變壓器和操作臺必須可靠接地,以保證安全。
3、使用時應緩慢均勻升流,搬運時應避免過大的震動。
4、調壓器與電刷接觸表面應保持清潔,視情況用90%酒精蘸棉紗擦拭干凈。
5、本設備應置于清潔、通風、干燥和室內保存。
八、設備成套性:
1.三相大電流溫升試驗裝置 LYSL-V-4000A 壹臺;
2.三相大電流發生器 4000A/8.7V 壹臺;
3.軟連接 2000A×3m 陸根;
4.連接線 35mm2×3m 肆根;
5.風扇連接線 壹根;
6.電流信號線 壹根;
7.使用說明書 壹份;
8.試驗報告 壹份;
9.合格證 壹份;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和世界經濟、產業發展產生較大影響。習指出,疫情對產業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科學應對、危中思變,才能趨利避害、化危為機,進一步釋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能量和巨大潛力。
跑出新興產業的加速度。這次疫情中,一些傳統行業受沖擊較大,而無人配送、在線消費、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產業都打開了新空間、邁上了新臺階。比如,疫情給在線教育提供了一次超大規模的試驗機會,未來有望實現較大增長。又如,為防控疫情、避免人員交叉感染,無人工廠、無人車間不斷涌現,人工智能產業得到發展良機。緊緊盯住新的產業增長點,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及時調整和推動未來產業發展,才能把這次疫情中的經濟亮點變成撬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點。
打造傳統產業的升級版。這次疫情給餐飲、影視、旅游等行業帶來不小沖擊,但也帶來了重塑、轉型的契機。比如,在餐飲領域,已經開辟線上業務的餐館,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在家電行業,空氣凈化器等與健康相關的電器銷量上升,智能家居行業受影響很小。瞄準市場新機遇、捕捉市場新需求,堅持用新理念、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抓住研發、品牌、營銷、體驗等關鍵環節,不斷催生新消費、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就能推動傳統產業“老樹發新枝”。
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這次疫情說明,在醫療、衛生、教育等領域,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面對突發疫情,是否具備相應的應急能力和充足的應急資源?推廣線上教育,如何縮小“數字鴻溝”,確保偏遠地區和生活困難的孩子也能“停課不停學”?此外,以5G、特高壓、充電樁和軌道交通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與需求相比仍較為滯后,亟待加大建設力度。抓緊補上公共服務、民生設施、社會治理、應急體系、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短板,進一步強化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擴大供給數量、提高供給質量,才能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更加平衡、協調、可持續。
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疫情期間,從病毒基因測序、診斷試劑盒研發,到紅外測溫設備普及、三色健康碼應用等,前沿技術在防疫中大顯身手。這啟示我們,建設創新型國家當順勢而為,緊跟科技潮流,推進科技政策和體制創新。比如,建立科技創新資源整合利用機制,加快突破技術創新薄弱、缺失環節以及關鍵核心技術;建立企業創新需求與高校、科研院所技術供給的對接機制;優化引人留人機制,培育產業團隊與人才;落實減稅降費各項措施,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等等。下好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才能在未來發展中占得先機。
危中有機,事在人為。疫情之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在以習同志為核心的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一定能夠戰勝疫情,同時把握好新機遇新空間,加快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產業鏈整體水平,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中國經濟潛力巨大、動能強大,將其充分挖掘和釋放出來,必能風雨過后見彩虹,實現高質量發展。